本文共 3.1k 字,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。
今天两位 QQ 好友和我聊起从字节离职后去哪儿了,才发现经常水 QQ 空间的我竟然没有在空间说这件事。其实微信的朋友圈之前发过一些图和一些推送,已经表明入职 B 站了。
我入职 B 站两个月了,这次来谈谈这份选择。
为什么这么久才说
「担心竞业。」
但是后来发现,字节的竞业合同内容大致包括 2 年内均可发出竞业(本人完全不记得、不理解任何合同条款,前述描述实际上并不具备任何真实性)(划掉,懂吧),所以放弃了。毕竟在杨浦这互联网公司并没有非常多,还是很想和附近一些选择了 B 站等互联网公司的小伙伴认识的。
再说了,真给我小一万每月的竞业我立刻回家躺平。
为什么选择哔哩哔哩
「我就要平躺着,把这钱赚咯。」
因为二次元、因为用爱发电、因为包容性?这些都不是。实际上是想选择一个没有那么卷的地方,一个工作压力不会太大的地方(没有拓荒性质、没有科研挑战性),以及在满足前述条件前提下一个薪资水平还不错的地方。
最好能在上海,我可真不想在北京啊啊啊啊啊。
我在字节 1.5 年实习 + 1.5 年正式,本次跳槽聊过公司依次有快手、微软、腾讯、哔哩哔哩、知乎、米哈游、阿里,以及一次字节内部转岗。简单说一下其他几家吧:
-
快手,数据分析岗:有点拓荒,互为备胎。然而最后 offer 有了、部门没了,自然没去。
-
微软,无特定岗位:一面面试官硬件背景代码水平较低、沟通有问题,给了 weak hire,一气之下拒绝了转投其他部门的全部邀请。
-
腾讯,前 leader 挖人:被前 leader Hxx(陈X)坑了,堂堂 CSIG 挖了半天人,谈完职级薪资后 offer 不审批(理由是不接受小于 T9 级别的社招,我最终定级 T8) ,且前 leader 微信直接不回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跳槽期间不要太相信熟人,不管是他具备掌控权(一言不合直接拒绝)还是不具备掌控权(审批不过也没法干预)。
以上是第一波,以被前 leader 坑了终结。随后我经历了一次字节游戏 SRE 的转岗。字节转岗是要求先确定双方意见及 hc、发起流程、面试(如需)、最终调动。本次转岗在面试阶段以 hc 不足为由意外终止,令人叹为观止。通过某份不完全合规的确切证据表明:本次流程终止和我在内网发布的某条对字节技术 VP 杨同学的不利内容有关。由于证据不具备三性,这份内容被我永久存储、但永久不会和大家见面。这次终止的时候挺意外的,感谢对象和一些好友的陪伴,迅速开始准备了第二波面试。
-
知乎,SRE 架构:拓荒岗,面试流程启动当天傍晚就和一个负责人聊了,她也不太相信我的拓荒经验,我也不太相信这个岗位,互相拒绝。面知乎是因为一是对象在知乎,如果真选择了可以方便的住一起;二是没有面过 SRE 岗,大概想了解下平常会聊什么。放心,即便相同岗位每家思路也都不一样,做得很好下次别做了.jpg
-
米哈游,SRE & Infra:问我一堆 Django(?这是我大学写玩具用的)的,和 IT 办公网相关的,聊得还算开心。后来了解了一下米哈游是每个产品有自己的 Infra 团队,各自都没有十分复杂的需求。最终婉拒,原因其实是担心基础设施太差了,实际上离开了字节才发现:如果你平常吐槽字节是破车在跑,很多公司那是只有一个底盘在跑。
-
阿里,SRE:没聊太多,此时 B 站已经等 offer 了,聊了几次让猎头去打探了下情况,说差不多也就 P6 吧。由于不喜欢阿里文化以至于都拒绝过一次校招了,这次职级不给的比较出彩肯定是不去的,直接让猎头婉拒了。
下面说为什么选择了哔哩哔哩:
-
B 站面试过程整体广度比较高,深度一般,比较符合我自身的技术发展习惯:先丰富 index,再填补内容,细节部分随用随填;
-
B 站工作内容和我自身经历比较 match,恰好是略超出认知范围、但不是十分脱离领域的;
-
B 站这个岗位不是新岗位,基础设施也有一定的积淀;
-
B 站有效对齐了快手薪资,除知乎、米哈游没有聊到薪资外,超过了其余各家薪资,已经较为满意了。
为什么离开字节
首先,2021 年 9 月秋季绩效我晋升 2-1 答辩失败了,感谢我的大 leader 在我反复质疑答辩结果可能存在问题的同时还给了我 3K 安慰普调。虽然说一年晋升失败很正常,多少沾点导火索的味道吧。
其次,我所在的部门已经不是之前那个部门了。AI Lab 是我首次尝试研究型部门,这边有很多大佬,我认识代码水平最高的朋友里,一大半是这个部门的同事。但是不得不说,在一家商业公司里,研究型部门容易出现产出不足、资源不足等一些问题。后来 AI Lab 解散来了系统部,这边也是一群搞内核的神仙,虽然可能代码写的有 bug、但系统工作真的需要很多积淀。期间出现了很多奇怪的变故,比如有人 PUA(后来也不在系统部了),比如拉帮结派。再往后,系统部换了几次项目管理方式,PMO 来了几个、有些很快都离职了。最后我 leader 自己都说:我们组挺难的(((
最后,字节也不是那个字节了。我发誓不是因为我吃久了食堂而嫌弃:三年前(2019 年初)的字节食堂比现在好、下午茶会好、福利会好、员工关怀会多、没有一大坨合规性检查导致我要花几倍于 coding 的时间 bypass 各种 GDPR 等东西。当然疫情有影响餐饮,国际关系问题也影响着合规性,没有说这个是字节的问题。但是,我体验差了不是吗?
系统部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,不是功利的。这仿佛也是一个研究型部门。我和大 leader 争论完晋升答辩的流程后,提了转岗。他和我说,「要多看一些,但我相信你的选择」;部门大佬们会说:去做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情。
我可能只是很自私的觉得,我追求的回报周期没有办法那么久。新人没有那么多积累下来的系统底层工作经验。要求一个无资本背书的初创公司作长周期高回报投入,不现实。
关于职业规划、职级、薪资
这次跳槽可以看出我还是在纠结着我要做什么这件事。从本科网络安全专业毕业,做过安全检测,来了字节 AI Lab 做过容器,后来 AI Lab 解体拆散、被安排到系统部门作数据平台/数据分析/网络和主机运维等各种奇怪的事情。做过的事情太复杂了,在第一波面试结束后,我才仔细想职业规划的问题。
大方向来看,大概有:安全、Infra(云/容器方向)、数据分析、流批数据平台、SRE、或者业务。
业务始终是我没有敢于去做的,不敢的原因是我的决策树是抗拒变化的。业务可以带来很多的年终奖,但也意味着研发过程中需要按需加班、规划方向上有整体被砍的风险。如果非要赌,我至少不会去赌容错率。
安全,个人觉得天花板其实没有很高,身边很多同学做安全,感觉只有大厂实验室晋升空间比较大。安全的属性也决定了只有大厂会有岗位需求、而大厂很容易卷起来,不符合我躺平的规划。虽然说日常吐槽对接方是傻 X 倒是看上去很欢乐的一份工作。
数据分析和数据平台,做数据我挺喜欢的。日常有一些数据敏感性吧,能一眼看出来两个数差了 86400 什么的(不是)。但我真的不喜欢 JAVA 可以吗?朴实无华的理由没有选择这个方向。但这并不代表我不喜欢实时计算,毕竟在字节用 Python 写了大半套 Flink,有空一定写个对标 Flink 的 Golang 实时计算框架,其实主要是反射没有 JAVA 和 Python 这么灵活吧。我必不会不咕.jpg
Infra 和 SRE 我是在一起看的,排除了不敢做的业务、不想再做的安全、不想写的 JAVA,就选择这个了。工作强度可能没有那么大,工作内容上也会突出一个 BFS 吧,挺好的。
跳槽关注的点除了职业规划外,无非是职级和薪资。下次跳槽可能是外企了,估计润了吧,这次对于老牌大厂的职级比较看重;但也放平心态,其余公司主要看薪资。除了职级认可度很高的大厂外,其实职级越低越轻松,级别定高压薪资才是坠难受的(x
关于哔哩哔哩工作的感受
基础设施还是存在差距的,技术氛围挺好的,体验上来看实际上工作压力会轻松一些的。
在字节已读不回是会被喷的,抱歉,这边的企业微信没有已读。从双月 OKR 变成半年 OKR 意味着:「下个双月再做」会变成「下半年再做」。一个审批要几十分钟还算快的,之前还记得我因为看 Lark 不够频繁审批流程平均耗时一小时,已经是部门垫底了。当你吐槽别人回复慢的时候,实际上你也减轻了压力,答应我不要做卷王好吗?
这边没有合规氛围,好处是自由,坏处是没有合规(废话)。这点不仅体现在研发方面:没有重重的 GDPR SDK、各种隔离跳板、上线强制 SOP,开发效率提升 500% 绝对是没有问题的;也体现在工作交流方面:大家还是会讨论一些隐私的话题,薪资职级、家庭情况、性取向(不是)什么的,没有让我写整整一周的 360 绩效评估的皿煮程序正义,也没有每月好几次的各种强制职场规范培训。合规的红线就是这样,当你想自由的时候他是禁锢,当你想本分做事时他是保护。
硬件方面:没有 4K 显示器了(呜呜呜这个最难受),16 寸顶配 Mac 没了(毕竟 B 站之前都用 Mac mini),每天自己下去吃/点外卖(一个月算下来还挺贵的),下午茶别想了,健身房环境变得一般。但是这些都变成钱发给你了?可能和 Netflix 一样吧,「福利是坨屎,现金才是王道」。原来 Netflix 人称小 B 站(不是)。
以上,大概算是 2021 年总结 delay 了两个月吧。在叔叔家的长期体验,明年再说啦~